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 万一
1915年,美国地质学家劳德伯克(George D. Louderback)在自贡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侏罗纪恐龙之乡的大门由此打开。100年来,自贡地区已发现恐龙化石点140余处,鉴定出的恐龙种类达21属26种,占四川盆地恐龙种类的一半以上,约为中国恐龙属种的七分之一。100年来,人们对自贡恐龙化石的研究、保护与利用从未停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更是在人类探索地球生命历史的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座被世人誉为“东方龙宫”的博物馆,开馆近30年来,不断推进典藏保护、科学研究和教育传播事业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博物馆,成为从事恐龙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心中的圣地。美国《国家地理》称赞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在科学研究方面,自贡恐龙博物馆逐步培养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4年组建的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建有科研、化石保护实验室,拥有科研、收藏及保护专业技术人员9人,包括研究馆员2人,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4人,其中1人被聘为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3人被聘为四川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四川省文物专家库成员。自贡恐龙博物馆已出版科研、科普专著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在地质古生物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社会教育方面,自贡恐龙博物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逐渐摸索出了阵地展教、社区互动、流动外展、拓展活动等教育传播途径,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博物馆与省内外几十所大中小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常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建立《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十项免费教育体验项目;通过开展特殊群体关爱活动、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组织科普人偶剧《恐龙去哪儿了》巡演等,在全社会塑造了一个有责任、有爱心、有亲和力的公益大使形象。
在努力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自贡恐龙博物馆也努力探索文博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自贡恐龙已先后在世界五大洲30多座城市、国内近百座城市展出,观众数千万人次。在“自贡恐龙展”日渐成为恐龙展出市场一个响亮品牌的同时,博物馆还在继续打造“自贡恐龙复活节”、“自贡恐龙吉祥物”等文化品牌。一批具有“自贡恐龙”特色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应运而生,自贡恐龙吉祥物巧克力、自贡恐龙系列邮品、东方龙宫扑克牌、自贡恐龙笔筒、雨伞、水杯、摆件等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一亿六千万年前的自贡恐龙,被我们人类认识才刚好100年。一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态、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对于人类来讲,还有太多太多的未知。一亿六千万年前发生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精彩。
回望100年走过的历程,目的是更好地展开未来探索之路。面对那些早已冰冷僵硬的远古生命,恐龙博物馆人将始终怀揣虔诚敬畏之心,千方百计让它们以人类可以接受的方式重新“活”起来,让它们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讲述生命的历史,让它们的故事带给人们启迪、智慧,还有欢乐。